核心提示:“声陷阱”声屏障在交通噪声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实例,成都市第一项声屏障工程就选用了“声陷阱”声屏障,采用了具有优越隔声性能(1mm厚度的材料对入射的250Hz~1600Hz的声波具有高达17~34dB的隔声量)的GSGN功能材料,能对入射声波形成声陷阱式吸声结构;据测,在160Hz~2500Hz广谱频段上均具有极高的吸声性能;另外,声屏障采用的半尖劈形结构加百叶窗开口设计,能防止因雨水和灰尘的渗入而有优良的耐候性。
道路交通的噪声主要发生于轮胎与路面接触摩擦振动、路基与高架桥的振动、车辆行驶中的空气动力声等。这众多声源的集合使得交通噪声具有125~5000Hz的宽频谱与高达90~95dB(A)的强污染。
“声陷阱”
声屏障利用往复振荡耗能机理和新型
声学结构专门设计研制而成的全新概念的声屏障,对交通噪声辐射具有优异的吸收作用。由于对城市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的主要频段噪声(160Hz~1250Hz)的吸声系数均大于1.0,故又称之为“声陷阱”。
“声陷阱”声屏障采用了具有优越隔声性能(1mm厚度的材料对入射的250Hz~1600Hz的声波具有高达17~34dB的隔声量)的GSGN功能材料,能对入射声波形成声陷阱式吸声结构。在此结构中选用了对中、高频有优良吸声性能的吸声材料以及设置了适宜的后壁空腔,故使入射声波在此机构中往复振荡而被高效耗能。据测,在160Hz~2500Hz广谱频段上均具有极高的吸声性能。另外,声屏障采用的半尖劈形结构加百叶窗开口设计,能防止因雨水和灰尘的渗入而有优良的耐候性。
成都市第一项
声屏障工程——五丁桥声屏障工程于2005年6月正式启动。该声屏障工程全长450米,双侧建造,于2005年12月13日竣工通车,通过了由成都市科委主持的成都市科委重大项目验收。经全国权威检测机构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的测试,该声陷阱结构的屏障在160~2000Hz的频率范围内,吸声系数均可达到1.0以上,计权隔声量达到36.6dB;经现场检测,其插入损失达到11.6dB,该声陷阱结构多项降噪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2007年7月完工的成都北新干线
声屏障工程全长2000米,采用“声陷阱” 屏障专利技术,并在外型、结构与性能上做了进一步优化。其降噪效果十分明显,经现场检测,其插入损失达到11.3dB。
2007年底,在已有两座立交安装
声屏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,成都市陆续对三环路以内的成都市老南门高架桥、营门口立交桥、刃具厂立交桥、府青路(一环路)立交桥和双桥子立交桥五座现有立交桥加装了声屏障,隔(吸)音屏障高度为2.9米,总长约1737延长米,均采用往复振荡耗能声学结构,于2007年底完工验收。对本次实施音屏障工程的立交桥区范围噪音测试的结果表明,立交桥在安装了隔(吸)音屏后,噪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减弱,降噪效果良好,具体数据见下表:
|
老南门
高架桥 |
营门口
立交桥 |
刃具厂
立交桥 |
府青路(一环路)立交桥 |
双桥子
立交桥 |
安装前测试均值 |
74.3 dB(A) |
72.1dB(A) |
77.7 dB(A) |
65.8 dB(A) |
68.4 dB(A) |
安装后测试均值 |
61.5 dB(A) |
60.3 dB(A) |
63.4 dB(A) |
54.6 dB(A) |
59.1 dB(A) |
注:以上测试数据,均为夜间检测所得。
选摘自:《成都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综合整治措施及成效》 作者:谢进 阳晓静